Ubin V: 天下攘攘

Ubin V: 天下攘攘

Project Ubin Phase V 的报告终于出来了,这也给为期五年的项目画上了句点。五年里,比特币从15年底的三百美元涨到了20年的近一万美元;DECP从低调立项,到如今在一些重量级的企业和城市开始运行;我自己也从那个看着Naveen、ZK学长、周神搞ZKP的小实习生,到去年成为推动这个项目的一员。不管是从业界的维度,还是个人的角度,大概都是值得记录一笔的。

五年的探索

Ubin的母体是「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」。回顾一下这五年的路程:第一期是把新币放在链上。第二期把探索了用ZKP来做RTGS。第三期做DvP。第四期做PvP。第五期整合社区且尝试商业化。

这个项目算不算成功呢?从技术的维度来看,Ubin在留下一些很实际的经验。Tokenize SGD、DvP、PvP的技术相对成熟了。但时至今日,ZKP的throughput只是勉强到了可以给RTGS用的程度,但与visa或支付宝的TPS相比仍有数量级的差距,更不用提金额和账户的匿名性给监管、风控、运营带来的诸多限制。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却又正是商业化的决定性因素。

从其它的所有维度,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。MAS靠着这个项目,在吸引了一批FinTech和金服商在当地活跃发展,巩固了自己进步派的金融中心的地位。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们,如R3、zilliaq,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材料。JP靠着它准备好了JPM Coin以及随后的onyx。

这些就是我眼中的Ubin留下的东西:一些技术积淀,一些人履历中的一笔,以及随后匆匆上马的的商业项目。

DCEP vs Ubin vs Libra

PBOC和MAS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不同的路。

中国的国情是:很大数量的M2在影子银行里,不在央行的视线中。微信和支付宝的系统性风险。人民币的强管控属性。施行货币政策的复杂度。DCEP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逻辑是不言自明的。实际推行过程也是很中国式的自上而下: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提供权威性,隶属于央行的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做执行,四大行和民企们自觉参与接受。

MAS的面对的情况则完全不同:新加坡本身金融监管完善,体量和中国相比太小,自己的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(meps+, fast, paynow),所以ubin完全是试验性的,走到如今这个程度也是它做到的极限了。

Libra的发展也相当有趣。Libra本身是由商业公司牵头的,且1.0的设计是挑战美元霸权的,因此毙你没商量,2.0乖乖做回了USD proxy的角色。结合前几天USDT肆意拉黑账户,谣言威胁香港踢出swift的新闻,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地说,任何基于美元的基础设施都面临一个悖论:走基于共识,保障隐私的路,挑战的是美元主权。走老路,区块链优势全无,竞争不过swift和即将上马全美real time payment system。

商业化之路

复盘这三个项目之后,我们发现DCEP和Ubin都是不讲商业逻辑的。因为央行的背书,DCEP不用考虑推行中的阻力,所以有极大灵活度去设计隐私机制和运营模式,优化TPS。Ubin也因为其自身的试验性,可以只专注于技术上的可行性。

可如果涉及到商业化,libra的经验告诉我们,货币主权、隐私、运营模型、监管模型、TPS、ROI的问题就会马上冒出来。除非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答案,不然商业化就只是空中楼阁。

结语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Ubin本身是个试验性项目,却是由许多利益体代表推着走到了今天。随着第五阶段的结束,各方也会扛着这一份成果回到自己的逐利之路。

它对我最大的助益,可能是为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本。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事情是怎么攒成的,以及结构性因素是如何导致事件结果的。拿这种眼光去审视周遭,既能看到闪光,也有大片的讽刺和虚无。